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办法

2023-12-15 15:32 栏目: 行业动态 查看()

  干部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办法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信息安全性,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的全面电子化管理。本文将从几个关键点来论述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办法。

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办法

  1.建立全面的数字化档案系统:数字化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数据库和系统平台,包括干部个人基本信息、职业经历、考核评价、培训情况等内容的录入和存储,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数字化档案管理需要加强信息安全措施,包括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加密传输等手段,确保档案信息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或丢失。

  3.实现电子化操作流程:数字化档案管理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电子化的操作流程,包括档案的录入、查询、修改、审核等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4.加强数据共享与协同:数字化档案管理可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录入的问题。

  总之,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办法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需求,通过建立全面的数字化档案系统、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实现电子化操作流程和加强数据共享与协同,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信息安全性,为干部选拔任用和绩效评估提供更科学、高效的支持。同时,数字化管理也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促进公正、公平、公开的干部选拔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的基本流程

  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的基本流程是指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形式,并建立相应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步骤来论述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的基本流程。

  1.档案扫描与数字化:首先需要对现有的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将纸质文件转化为电子文件,并确保扫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这一步骤需要选择合适的扫描设备和技术,同时要建立规范的命名和分类标准。

  2.数据录入与整理:将扫描得到的电子文件进行数据录入与整理,包括干部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考核评价、奖惩情况等内容的逐条录入,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和格式。

  3.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基于录入的数据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档案查询、存储、权限管理、备份与恢复等功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便捷的管理操作。

  4.数据质量检查与完善:对录入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与完善,包括校对、核实、完善缺失信息等工作,确保数字化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之,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的基本流程包括档案扫描与数字化、数据录入与整理、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数据质量检查与完善。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形式,并建立起高效、便捷、安全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了更科学、高效的支持。

  推进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干部人事档案是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干部和评鉴人才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干部人才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信息时代下,企事业单位要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质量,还应注重干部人事档案系统的数字化建设。

  一、双线备份,有效保障“安全力度”

  一卷真实可靠的干部人事档案,不单可以真实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干部的成长历程及其处于每个职位、每个时期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而且还是各党组织和上级领导客观公正评价和正确聘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干部人事档案必须做到准确、全面、客观、真实,以档案的清清爽爽保证用人的清清爽爽。目前,仍有许多企事业单位尚未建立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纸质档案管理的模式开展工作。纸质材料经过长时间的翻阅,容易出现纸张变黄、破损、丢失、字迹印章模糊等现象,给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完整性和精准性带来了影响。通过数字化形成的干部人事档案电子档案,一方面在线上线下双重备份保障了档案安全,一方面可在进行查阅时代替纸质档案使用,避免了查阅过程中对原件造成的损毁,也有效防止抽取、撤换、涂改档案的行为发生。

  二、科学保管,有力落实“管理制度”

  干部人事档案的数字化推进,有效促进了档案科学管理,进一步落实了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依规依法、全面从严、分级负责、集中管理、真实准确、完整规范、方便利用、安全保密的原则,为扎实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供有力服务保障。数字化科学管理能促进企事业单位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标准、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质量。在招聘员工、提拔干部、接转档案中认真做到凡进必审、凡提必审、凡转必审,对干部员工的考察考核、奖励处分、审计、评议等材料及时归档,真实反映干部员工成长经历,为干部员工职业发展记录留痕。全面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的“建、管、用”流程。

  三、高效服务,有助提升“满意程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干部人事档案也要紧跟时代的变化,适应人们对档案存入、查阅、借用等准确化、快捷快、方便化的需求。档案信息数字化前,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查阅,需由专人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要求审核批准后进行,查档工作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大大影响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档案信息数字化后,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查阅,实现了从手工搜索到电脑检索的转变。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调用,能更加便捷地为决策提供详细、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中的重要作用,使真正优秀的人才去到真正合适的岗位,发光发热、服务发展,为优化人力资源规划配置给予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和有效的信息支持。

  人事档案数字化能带来的好处

  纸质版人事档案属于原始档案,有着极高的保存和利用价值。但从档案管理的角度来看,它存在种种弊端,如纸质档案对档案室温度、湿度都有较高要求,不管单位档案管理制度多么严格,管理设施有多么先进,但仍然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最多是档案污损、水浸、缺页、鼠咬、虫蛀等问题。

  如何杜绝此类现象?除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其次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设施;最终方法也是最好方法就是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档案数字化加工后,把纸质版档案扫描成图片格式,存档备份,硬盘分级保管,人为杜绝了涂改电子版档案的可能性和机率。凡经过数字化加工后的档案,即使你有机会将纸质版档案材料改动后,只要与电子版档案对比一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发现档案中哪些地方有人为涂改的痕迹。

  现在各地档案馆对馆藏文件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档案一经数字化加工后,电子版档案体积小、没有保管条件的限制,更加利于档案的保存和利用。

  国企单位从2020年起,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已经陆续将本单位退休职工档案数字化加工后,把纸质版档案及电子版档案一并移交当地档案馆永久保存。

  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工后,究竟会给我们带来有哪些好处?

  一、档案数字化后,有利于纸质档案长期保存和利用。纸质档案经人长期查找、翻动,多少会造成档案人为损坏。有了数字化档案后,直接在电脑上查询,方便快捷,无需再查找、翻动纸质版档案,能更好的保存纸质档案。

  二、档案数字化后,原纸质档案字迹时间长了褪色,字迹难免会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经扫描后成为PDF图片格式,保证了字迹不会因时间长了而褪变,而且只能提供浏览,无法涂改,杜绝了人为涂改档案材料现象。

  三、人事档案数字化后,更加利于档案保管。电子版档案不需要多大的保管场地、设施,更加安全可靠,一台电脑、一个硬盘就能装下一个大型企业职工的全部档案。一些企业经营不善倒闭,造成企业职工档案流失,影响退休手续的办理,自从有了电子版档案,就再也不会影响办理退休手续了。

  四、人事档案数字化后,电子版档案它不会因温度、湿度变化、保管不善等情况发生污损、霉变、鼠咬、虫蛀等自然损害。

  五、电子版档案方便检索,便于浏览、复制和打印,于是有人担心,电子版档案在网上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查到,其实担心是多余的,电子版档案只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查找和利用。若需要查找自己的电子版档案,拿上本人身份证,到原工作单位或当地档案馆即可查到,相当便利,而且电子版档案与纸质档案具有同等证明效果。

  档案数字化也是当今和未来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人事档案数字化后,对个人来说好处是方便了档案查找,更不怕档案丢失;但对档案管理单位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

清大档案专注档案信息化建设